欢迎访问法律服务平台律航网

预约服务
首页 > 法律知识
  • 企业公司控制人监管制度

    2022-01-21 14:29:25
  • 我国本钱商场正经历生态系统深化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等改革办法不断推进着本钱商场迅速开展。

    实践操控人是上市公司处理的中心要素,实践操控人从根本上决议了上市公司的开展战略、运营质量和标准运作水平。完善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监管法令标准系统,清晰实践操控人的确定标准规矩、行为标准及法令职责的内容,有利于上市公司生产运营及内部处理良性开展,更有利于维护出资者合法利益,维护本钱商场健康秩序。

    一、实践操控人的概念及确定规矩

    实践操控人的概念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法令标准中已经有清晰的界定,而实践操控人的确定则由于既有状况的复杂性,存在一些难以判别的特别状况。《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2020修订)在解答关于实践操控人确定问题时指出,在确定公司操控权归属时,应本着脚踏实地的原则,尊重企业实践状况,以发行人本身的确定为主。《上市公司收买处理办法》(2020批改)的相关规矩中,除了列举详细方法外还规矩了“中国证监会确定的其他景象”的兜底条款。可见,确定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需求结合详细状况详细分析。

    我国法令法规及其他标准性文件,对实践操控人的概念和确定规矩主要体现在如下规矩中: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三)规矩:“实践操控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经过出资联系、协议或许其他组织,可以实践分配公司行为的人。”

    《上市公司收买处理办法》(2020批改)第八十四条规矩:“ 有下列景象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操控权:(一)出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二)出资者可以实践分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越30%;(三)出资者经过实践分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可以决议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四)出资者依其可实践分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发生严峻影响;(五)中国证监会确定的其他景象。”

    《上市公司严峻财物重组处理办法》(2020批改)第十三条规矩:“上市公司自操控权发生改变之日起60个月内,向收买人及其相关人购买财物,导致上市公司发生以下根本改变景象之一的,构成严峻财物重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矩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条第一款所称操控权,依照《上市公司收买处理办法》第八十四条的规矩进行确定。上市公司股权分散,董事、高档处理人员可以分配公司严峻的财政和运营决议计划的,视为具有上市公司操控权。”

    《<初次揭露发行股票并上市处理办法>第十二条“实践操控人没有发生改变”的理解和适用》第二条:“公司操控权是可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发生严峻影响或许可以实践分配公司行为的权利,其根由是对公司的直接或许直接的股权出资联系。因而,确定公司操控权的归属,既需求检查相应的股权出资联系,也需求依据个案的实践状况,归纳对发行人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实质影响、对董事和高档处理人员的提名及任免所起的作用等因素进行分析判别。”

    《上海证券生意所股票上市规矩》(2019修订)第18.1条规矩:“实践操控人: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经过出资联系、协议或许其他组织,可以实践分配公司行为的人。”

    《深圳证券生意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矩》(2020年修订)第13.1条规矩:“实践操控人:经过出资联系、协议或许其他组织,可以实践分配公司行为的人。”

    经过以上现行法令、监管文件对实践操控人的确定标准,可见不同的法令条文或许监管主体关于实践操控人的确定规矩存在必定差异,但中心的判别标准是基本一致的:即对上市公司的行为有实践分配力,经过操控、分配的志愿,从本质上对公司形成有用操控的能力。判别是否对公司“实践操控”,不只需求关注其对公司的股权占比等出资联系,还要归纳以下三个方面来归纳判别:一是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实质性影响;二是董监高档中心处理层的构成及任免权;三是日常运营或财政的处理权。实践操控人可以是一个或许多个主体(包含单一实践操控人、一起实践操控人),也存在上市公司无实践操控人的景象(常见于公司股权分散、任何单一股东无法操控股东大会的特别景象)。

    二、关于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的行为标准

    实践操控人的行为及其勤勉尽职程度,在必定程度上决议着上市公司运营的胜败。因而,在我国法令根由中,从不同视点束缚了实践操控人的行为标准,依据标准要求的详细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诈骗发行的连带返还或回购职责

    依据《证券法》(2019修订)第二十四条的规矩,关于发行人不符合证券发行注册法定条件或程序的景象,如果已经发行没有上市的,除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可以证明自己没有差错的,不然需求与发行人承当连带返还职责;已经发行并上市的,如果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关于股票的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等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秘重要事实或许假造严峻虚伪内容负有职责的,需求承当买回证券的职责。

    2. 标准运作方面的行为标准

    2.1 不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上市公司处理原则》(2018修订)第七十条:“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及其相关方不得占用、分配上市公司财物。”
    《初次揭露发行股票并上市处理办法》(2020批改)规矩发行人不得有资金被实践操控人及其操控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持债款、代垫金钱或许其他方法占用的景象。
    2.2 不得使用相关生意危害公司利益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董事、监事、高档处理人员不得使用其相相联系危害公司利益。违背前款规矩,给公司形成丢失的,应当承当补偿职责。”
    《上市公司处理原则》(2018修订)第七十六条:“上市公司应当采纳有用办法避免相关方以独占采购或许销售途径等方法干涉公司的运营,危害公司利益。”

    2.3 不得存在违规担保的景象
    《公司法》第十六条:“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许实践操控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许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矩的股东或许受前款规矩的实践操控人分配的股东,不得参与前款规矩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经过。”

    2.4 督促上市公司标准运作
    详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进步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第二条规矩。

    3. 在信息发表方面的行为标准

    3.1 依据《证券法》(2019修订)及监管文件规矩,上市阶段、年度陈说阶段均应清晰发表公司的实践操控人。

    3.2 同业竞赛、涉嫌犯罪及严峻事件发生时的信息发表职责
    《证券法》(2019修订)第八十条
    添加了应当发表的对股票生意价格发生较大影响的严峻事件事项规模,包含:(1)第二款第(八)项 “公司的实践操控人及其操控的其他企业从事与公司相同或许相似业务的状况发生较大改变”。本条将同业竞赛归入信息发表的规模。(2)第二款第(十一)项添加公司的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涉嫌犯罪被依法采纳强制办法。(3)新增第三款规矩“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许实践操控人对严峻事件的发生、进展发生较大影响的,应当及时将其知悉的有关状况书面奉告公司,并合作公司履行信息发表职责”。

    3.3 揭露许诺的信息发表职责
    《证券法》(2019修订)第八十四条规矩:“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董事、监事、高档处理人员等作出揭露许诺的,应当发表。不履行许诺给出资者形成丢失的,应当依法承当补偿职责。”

    3.4 差错推定的连带补偿职责
    《证券法》(2019修订)第八十五条将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的职责方法由原差错职责修改为差错推定职责,规矩了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应当与信息职责发表人承当连带补偿职责,但是可以证明自己没有差错的在外。

    4. 股份确定时及生意的束缚

    4.1 股份确定的束缚
    由于实践操控人的特别位置,为维护公司处理结构稳定性,其在股份转让上遭到严格的束缚,包含IPO中的确定时、非揭露发行中的确定时和严峻财物重组中的确定时等。如沪深生意所《股票上市规矩》规矩,实践操控人应当许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许托付别人处理其直接和直接持有的发行人IPO前已发行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4.2 股份变化的束缚
    为防范内情生意,沪深生意所均对实践操控人在特定时期内生意股份进行了束缚。如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规矩,制止其在定时陈说布告前30日内、成绩快报布告前10日内、影响股价严峻事件发生至发表后2个生意日内生意公司股份。

    5. 不影响上市公司独立性的行为标准

    《上市公司处理原则》(2018修订)第六十五条:“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及其相关方不得违背法令法规和公司章程干涉上市公司的正常决议计划程序,危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监管
    三、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的常见法令危险

    结合《证券法》(2019修订)对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法令职责的规矩,并依据我国《刑法》相关罪名的规矩,以下将从民事补偿职责、行政处罚及刑事职责三个方面扼要介绍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的常见法令危险。

    民事补偿职责危险

    《证券法》(2019年修订)进一步完善了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民事职责和民事诉讼准则,例如先行赔付、先行调停、证券支撑诉讼、证券代表人诉讼、债券受托处理人准则等准则组织,大幅进步了出资者维护水平。针对上市公司出现虚伪陈说、内情生意、操作商场等违法行为,出资者可以提起民事补偿诉讼。详细景象包含:

    1. 虚伪陈说。《证券法》(2019年修订)第八十五条规矩,发行人、上市公司布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征集办法、财政会计陈说、上市陈说文件、年度陈说、中期陈说、暂时陈说以及其他信息发表材料,有虚伪记载、误导性陈说或许严峻遗失,致使出资者在证券生意中遭受丢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当补偿职责,实践操控人应当与发行人承当连带补偿职责,且适用差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即法令上推定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践操控人有差错,除非其可以证明自己没有差错。差错推定职责实质上是将举证职责倒置,更有利于出资者主张民事补偿职责。

    2. 内情生意。实践操控人作为内情信息知情人,若在在公司并购,成绩增加等严峻信息公布之前,走漏信息或许使用内情信息生意证券谋取私利的行为,形成出资者丢失的,应承当民事补偿职责。

    3. 操作商场。《证券法》(2019年修订)第五十五条以列举了制止操作商场的行为。制止行为人以下列手法操作证券商场,影响或许意图影响证券生意价格或许证券生意量:(一)单独或许经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许使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许接连生意;(二)与别人串通,以事前约好的时间、价格和方法相互进行证券生意;(三)在自己实践操控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生意;(四)不以成交为意图,频繁或许很多申报并撤销申报;(五)使用虚伪或许不确定的严峻信息,诱导出资者进行证券生意;(六)对证券、发行人揭露作出评价、猜测或许出资主张,并进行反向证券生意;(七)使用在其他相关商场的活动操作证券商场;(八)操作证券商场的其他手法。并且,操作行为的确定不以行为人获利为构成要件。

    《证券法》(2019修订)添加了代表人诉讼的规矩。第九十五条规矩了代表人诉讼准则,并创新性答应出资者维护组织受五十名以上出资者托付,可作为代表人参与诉讼,并答应在该状况下,出资者维护组织可以为经证券登记结算组织确认的整体权利人进行登记,不需求出资人主动表明参加,但答应不愿意参与诉讼的出资人在清晰表明志愿的状况下退出。可概括为出资者 “默示参加+明示退出”,降低了出资者的维权本钱,缩短了法院处理集团案子的周期。

    行政处罚危险

    证券监管组织已从多个方面标准和束缚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的行为,据此,近年来沪深生意所对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违法违规案子采纳监管办法的景象逐渐增多。《证券法》(2019修订)添加了对实践操控人虚伪陈说、内情生意、操作商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行政处罚的景象从原证券法主要处罚实践操控人指派从事违法行为,扩展至包含从事、组织、指派、隐秘等行为导致的违法景象。并且,大幅度提高罚款金额,例如关于虚伪发行的处罚金额调整为“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许违法所得缺乏二千万元的,处以二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擅自改变征集资金用途的处罚金额调整为“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等。

    刑事职责危险

    1. 诈骗发行股票、债券罪
    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矩,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征集办法中隐秘重要事实或许假造严峻虚伪内容,发行股票或许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峻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行为,涉嫌诈骗发行股票、债券罪。

    2. 违规发表、不发表重要信息罪
    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矩,实践操控人违背约息发表职责、严峻危害股东或许其别人利益的行为,涉嫌违规发表、不发表重要信息罪。但该罪名只追查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职责人员的职责,不追查单位的刑事职责。因而,通常是上市公司的董监高或直接参与人员承当刑事法令职责。

    3. 内部生意、走漏内情信息罪
    依据《刑法》第一百八十条规矩,内情信息的知情人员,在触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生意或许其他对证券、期货生意价格有严峻影响的信息没有揭露前,买入或许卖出该证券,或许从事与该内情信息有关的期货生意,或许走漏该信息,或许明示、暗示别人从事上述生意活动,情节严峻或情节特别严峻的,将被追查刑事法令职责。

    4. 操作证券商场罪
    依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矩,操作证券、期货商场的行为包含联合接连生意操作、约好生意操作、自买自卖操作等三种景象。2019年7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操作证券、期货商场刑事案子适用法令若干问题的解释》又将法令制止的操作行为的类型扩展至迷惑生意、抢帽子生意、严峻事件操作、使用信息优势操作、虚伪申报、跨期现货商场操作等六种景象归入刑法规制的范畴。

    5. 挪用资金罪、背约危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其他刑事职责危险。
    在本钱商场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合法合规合理且审慎地确定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有用监管实践操控人的行为,关于进步上市公司质量,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对营建上市公司运营开展的良好外部处理环境将有重要意义。

     
黎磊律师
北京费隐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房地产纠纷,合同纠纷,侵权责任,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陆培源律师
北京市炜衡(苏州)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知识产权
李兆岭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审查合同,行政诉讼,劳动雇佣,合同纠纷,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立案问题
吴祖兴律师
云南谨诚治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商业谈判,交通事故,劳动雇佣,合同纠纷,民商事案件
刘丽律师
山西东升法务律师事务所
公司问题,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雇佣,房地产纠纷,担保纠纷,民事执行,民商事案件
推荐律师

TOP